发表时间: 2024-09-04 11:12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神话体系和信仰体系中,护法四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四位护法元帅分别是马灵耀(华光大帝)、赵公明、温琼和关羽,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修行经历、古籍记载、地方神话、人物外貌以及主要事迹,被人们铭记、熟识,成为民间信仰神。
马灵耀,又称华光大帝、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等,是道教护法四帅之一。
据《三教搜神大全》记载,马灵耀原为南斗第六宫的天机上生星君,因三次显圣而广为人知。他首次投胎于马耳山马姓家,杀东海龙王,放江南八十一州火珠精;第二次投胎于斗牛宫天王夫人腹中,拜妙乐天尊为师,收服顺风耳师旷、千里眼离娄等;第三次投胎于南京徽州婺源县萧家庄,降五百火鸦,大闹地狱,后被玉皇大帝封为真武大帝部将,护法天界。
马灵耀的形象通常为白白的面容,眉生三眼,头戴蹙金罗花帽,身穿红锦鴈花袍,手执金枪金砖,足踏火轮,威风凛凛,这种形象不仅体现了他的神勇,也彰显了他作为火神的独特气质。
华光大帝像
马灵耀善于耍火,身上藏有金砖火丹,随时用火降妖伏魔,民间常把他视为“火神”他的事迹在《五显灵官大帝华光丢王传》中有详细记载,展现了其护佑百姓、驱邪除恶的英勇形象。
忌火的粤剧伶人奉华光大帝为祖师爷,凡新戏台落成、开新戏或戏班出外演出必祭拜华光大帝,在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是华光大帝的诞辰,粤剧戏班会举行隆重的祭祖师活动,时至今日,许多粤剧艺人仍保留着过“华光诞”的习俗。
广东地区“华光祖师游行”
赵公明,又称“黑虎玄坛赵元帅”、“赵玄坛”,初为恶神,后被道教奉为财神。
据《三教源流授神大全》记载,赵公明为终南山人,秦时避乱于山中,精修至道,功成之日,钦奉玉帝之旨为神霄副帅,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黑面虬髯,跨黑虎,动则有雷霆相伴,以彰其声威。
赵公明掌管赏罚之责,神通广大,能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祛疟、保病禳灾,在聚讼冤狱方面能公平裁断,在买卖求财方面能使之宜利公平,他的事迹在《道法会元》等道教典籍中有详细记载,展现了其作为护法元帅的威严和公正。
温琼,字子玉,是汉朝东瓯郡人。
据《温太保传补遗》记载,他原本是凡间一位读书人,因感念太上有好生之德,不忍危害众生,独自将瘟药服下,后被东岳大帝招致麾下,成为东岳十大太保之首,他也是真武大帝属下三十六天将之一。温琼的形象较为特别,遍身青色,青面獠牙,形象威猛。
温元帅
《三宝太监西洋记》中描绘他“蓝靛包巾光满目,翡翠长袍花一簇,朱砂发梁遍通红,青面獠牙形太毒。”这种形象不仅符合其护法元帅的身份,也体现了其威猛无比的特点。温琼自由出入天门,奉旨巡察五岳名山,慈惠民物,驱邪伐妖,为百姓带来安宁与福祉,他的事迹在《道法会元》等道教典籍中有详细记载,展现了其作为护法元帅的慈悲和勇猛。
关羽,字云长,山西运城人,人送雅号“美髯公”,他与刘备、张飞结义于桃园并跟随刘备三分天下。关羽的“忠孝仁义”精神被儒释道共同尊奉,在道教中,他被奉为“关圣帝君”、“三界伏魔大帝”,是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
武财神关羽
关羽的形象红脸长须,手持青龙偃月刀,跨骑赤兔马,武勇绝伦,主要事迹包括杀颜良诛文丑、镇守荆州等。在道教中,他除了护法降魔外,还护佑百姓为之驱邪除恶,他的“忠孝”精神也是道教的核心信仰之一,此外,关羽还被尊为财神,其忠义诚信精神成为其被奉为财神的重要原因。
道教护法四帅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间信仰中的重要角色,他们承载着人们对正义、勇敢、善良的追求和向往,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坚守正道、勇敢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