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谭秦东深度解析:人人皆有苦难,如何自我超越?

发表时间: 2024-08-16 06:28

谭秦东深度解析:人人皆有苦难,如何自我超越?

大家好,我是谭秦东

2019年,受友人之邀,我再次踏上了普陀山圣地。这是我时隔10年后,第二次来到这片充满佛音与海风的地方。

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著名的南海观世音道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普陀山四面环海,最大的地标是总高33米的南海观音大佛,被誉为“人间第一清净地”。

登岛瞬间,凉爽的海风便扑面而来,给人带来一种久违的放松感。那时天空晴朗、白云游荡,环顾四周,蔚蓝的大海与天际线相接,远处的小岛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悠远。

普陀山上最出名的三大寺院: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也是众多信士心中的圣地。普陀山上景色姣好、静穆庄宁,一路上佛音缭绕,让人仿佛置身于纯净的世界之中,令人心生对天地的敬畏之心

我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前行,只见香客如云,络绎不绝,几乎每个人都带着虔诚之心而来。在寺庙排队祈祷时,我听到了不少人的心愿,也引发了我对人生百态的思考。

我在寺庙中看见了芸芸众生的生活百态,试想什么样的人会急于前往寺庙寻求心灵上的安慰和解脱呢?答曰:失意不顺之人,或者说,心苦之人。在前来朝拜的香客中,不乏有考试落榜之人、有生意失利之人、有身患疾病之人、有感情困扰之人、有家庭不睦之人、有心结未解之人、有诸事不顺之人、也有经历坎坷之人!

这不禁让人感慨,其实天下芸芸众生,而众生皆苦也。而普陀山的存在,给了众多有心事困扰之人一个心灵的栖息寄托之地,太多有烦恼有困惑的迷茫之人前来普陀山寻求心灵的慰藉与灵魂的救赎。而庄严的佛门净地也的确能够让人在刹那间顿生敬畏之心,从俗世的迷茫中如梦初醒,重新审视自我、过去与未来,让人们对人生的存在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达到让人觉醒与解脱痛苦的作用。

其实“众生皆苦”的观点正是来自于佛教思想,佛教经典《金刚经》中便有“众生皆苦,万本相无,唯有自渡”的说法。佛理认为,人生中存在各种痛苦与困难,如生老病死、亲人离世、身心疾病等都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佛教鼓励人们正视、正确认识并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与痛苦、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实践、修行与自我觉醒,才能够解脱自身的痛苦并成就内心的安宁。

而每当我感到失落、痛苦、迷茫、孤独和焦虑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众生皆苦、唯有自渡!”这句话来消除内心的负面情绪。我深知人生就是一场苦行僧似的修行,既然众生皆苦,那么我就必须正视自己的苦难,勇敢地面对一切,重拾生活的信心,用自身的努力与诚心让自己走出困境、摆脱痛苦,从而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