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17 15:22
↑清 康涛 《华清出浴图》
画中的杨贵妃身披大红罗纱,云鬓松挽,俨然刚出浴模样。随侍的小宫女手捧香露跟随侍奉。
古画有尊卑主次之分,画画也不例外,画面中将贵妃放大于主位,与宫女形成对比。运用铁线描勾画,线条铿锵有力又飘逸流畅,敷色考究画面高雅脱俗。
↑仇英 《贵妃出浴图》
这一幅是仇英的贵妃出浴图,画面中贵妃身披薄纱、玉手执扇,回头侧望面若桃花,从模样、发饰、体态等皆彰显高贵的地位。
不由让人联想到唐玄宗对其宠爱: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 何家英 贵妃出浴
学工笔的人没有人不知道何家英的,当代工笔画家,我们学画时以他的画为蓝本,临摹学习。其细腻精美的画风,既有平凡生活的烟火气又从容高雅。
这里将他的贵妃图与前人的作品一同呈上欣赏,可窥见古今以来画风的变化和现代审美的趋势。
这一刻将这首诗具象化了: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元代 钱选 《杨贵妃上马图》
这幅画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这是作品的局部,刻画的是唐玄宗与杨玉环出游前的温馨一幕。
贵妃在众人服侍下缓缓上马,侧颜温润如玉,体态丰腴更添几分娇憨。
↑元代 钱选 《杨贵妃上马图》
唐玄宗则骑着“照夜白”深情回望,此情此景情深意长,谁又能想到日后在马嵬坡上演的情景……人没有变,只是时过境迁。
上有提跋:玉勒雕鞍宠太真,年年秋后幸华清。开元四十万疋马,何事骑骡蜀道行。
↑ 日本 圆山应举 《杨贵妃图》
这是日本画家圆山应举笔下的杨贵妃,画风还带着点浮世绘的意思,不过他画的怎么看都有点他们国家的贵妇感。
线条相对粗矿、人物皮肤惨白,不像贵妃像贵妇。
↑清 王素 《长生殿》
长生殿讲述的还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有儿女私情也有家国情怀。有对他们爱情的歌颂也有岁其荒淫误国的批判。
↑仇英 《宋人画杨贵妃上马图》
前面欣赏了钱选的贵妃上马图,这一幅是仇英画的,两幅画立意构图很相似,仇英的画面加上了亭台楼阁的场景。
显而易见是一幅团扇画,画面精巧细致,构图讲究,人物的站位、疏密有致一看就是精心策划。
前面看了那么多画家笔下的杨贵妃,都是娇憨柔美的女儿姿态,这里放上一副铁线描勾画的持刀大汉,以防审美疲劳。
只见他满脸横肉,虬髯飞扬。一手持盾、一手握刀,凶相毕露。这一切的营造都只有简洁的线条,足矣见得白描的魅力。
↑唐寅 红叶题诗仕女图
下面分享一些唐伯虎的仕女图。
众所周知他的仕女画是知名的,抛开绘画技艺不谈,只看画中情境就很有意思,只见一女子手拿红叶正在书写,一旁的桌案上珊瑚的笔架上还搁着2支毛笔。
画中题字竟是点睛之笔,使得人物情感萌发,就要溢出画面,上书:
红叶题情付御沟,当时叮嘱向西流。
无端东下人间去,却使君王不信愁。
↑唐寅 吹箫
在经年累月的时间洗礼下无论什么画作,鲜艳之色已然退却,只见画家“三白”提亮的手法渐渐显露。
↑唐寅 芭蕉美人图 大都会艺术馆藏
↑唐寅 牡丹仕女图
↑唐寅 仕女图
↑唐寅 秋风纨扇图
↑唐寅 陶穀赠词
此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窗外轻寒起暝烟,手持玉玦小庭前。
漫漫长夜与谁语,星落银河在半天。
↑唐寅 杏花仕女图
↑唐寅 新娘的嫁衣
↑唐寅 潮河边人
↑王蜀宫妓图
这一幅是唐伯虎的代表作之一,《王蜀宫妓图》还有个俗称一说大家都知道,叫:《四美图》。
画面中的仕女粉面桃腮,个个精心装扮,画面中的色彩浓淡相宜、冷暖色调对比。层次丰富,清新脱俗,带给人和谐共生的一场视觉享受。
动态服饰、构图布局等都可当做素材,值得我们学习。
感受原创之美,传承中华文化!
[心]欢迎关注、点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