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揭秘坐缸开缸现象:尼姑圆寂的奥秘

发表时间: 2024-09-01 09:23

揭秘坐缸开缸现象:尼姑圆寂的奥秘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99年1月2日,九华山通慧禅林思尚法师小心翼翼地打开坐缸,看到师太身上的衣服还是很服帖,黑白相间的头发长出寸长,皮肤没有腐烂,牙齿也没有脱落。

只是师太的手部有些许变化。当初放在腿上,十指相向的手,此时是右手微微提高,拇指与食指相抵。

思尚法师接过弟子递过来的剪刀,剪开了师太身上的衣服,发现师太的身体干缩,胸部平整,腰部的皮肤还有弹性,但是已经完全没有了女性特征。

师太已于1995年11月28日圆寂,坐缸3年零2个月,肉身不腐,常保原形,思尚法师惊讶师太居然真的修成了“肉身菩萨”。

在此之前修成“肉身菩萨”的都是德高望重的男性僧人,从来没有女性比丘尼,因此,仁义师太成为我国佛教史上的首位比丘尼肉身菩萨

僧侣圆寂后坐缸

那么,这位师太究竟是谁?她的人生又有怎样的经历?她又是如何修成比丘尼肉身菩萨?

自幼喜欢佛法,29岁剃度出家

这位师太叫仁义师太,1911年出生于辽宁沈阳一个富裕家庭,俗家名为姜素敏。

家境殷实,但她的童年时期过得却很痛苦。当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禁止女性缠足,她依旧遭到父母封建思想迫害,强迫她必须要缠足,缠成精致的“三寸金莲”。

姜素敏的双脚被捆绑的血肉模糊,哭吼声不断,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父亲派人把她弄到书房中修养。

书房给了她一个前所未知的世界,接触到了《心经》、《大悲咒》等书籍。她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对书中的内容倒背如流。

青年时期的仁义师太

起初,她的父母并没有放在心上,认为只要她不哭不闹就随她去好了。等到她15岁那年,她向父母提出,她要了解佛教,要剃度出家。

父母反对她出家,于是送她去私塾读书。私塾学堂附近有一处寺庙,她经常去那里偷听僧人们讲经,还把家里的粮食偷去救济寺庙僧人。

在与僧人接触过程中,她了解到,僧人们不仅要在寺庙里修行,还要救死扶伤。她开始学习中医针灸,与寺庙僧人一起,免费给穷人看病。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她的反常行为被父母发现了,责令她以后不许去寺庙了,免得被人说闲话,说她整天跟寺庙和尚混在一起。

从那以后,姜素敏被父母关在房间里,不允许她出家门。即便如此,父母还是阻挡不住她一心向佛,见她整天还是背诵佛经,无计可施,便想着索性把她嫁出去。

姜素敏虽然与丈夫在婚前没有见过面,但是丈夫是读书人,婚后两人相敬如宾,日子过得很美满。可惜没过两年,丈夫病逝。姜素敏没有给夫家生下一男半女,被家里人嫌弃,她只好回到娘家度日。

父母的思想封建,她回娘家的日子也不好过,整天被父母说三道四。

世界上已经没有了她的容身之处,在她29岁那年,来到了山西五台山剃度出家,取法名仁义。

五台山


学医治病救人,奔赴朝鲜战场

当时,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人民正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寺庙并非一方净土,僧尼救助众生。

日军为了迅速占领山西,往山西派遣了大批军队,制造了一个个屠城惨案。仁义法师与寺庙里的其他僧人一样,主动给给寺庙外的穷人看病。

2年后,仁义法师发现自己以前学的中医过于浅薄,救治不了太多人,于是向住持提议,去学中医。在住持的支持下,仁义法师前往沈阳中医学院深造。

本想学成后,继续回到五台山给人看病。而那时正赶上朝鲜战争爆发,周围很多人积极报名参加,她得知也招录一批懂得医术的人参军,没有任何犹豫,报名加入志愿军。

抗美援朝志愿军

她不懂开枪打仗,但是她很勇敢,整日迈着小脚,穿梭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里,不分昼夜地救助伤员。

有一次,她在前线抢救伤员时,被敌方的子弹飞过来击中左手腕。她忍住疼痛,嘴里念叨着佛经,给自己做了简单的包扎伤口后,继续抢救伤员。

三年战争结束后,她被安排到通化206医院(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O六医院)工作,由于她精通中医,后来又被多次安排到别的地方工作。后来,因为家庭出生不好,被下放到农村。

1976年,她终于有机会重新返回通化市,但是原来的工作单位回不去了,于是自己开办诊所。1982年,家中没有其他人亲人的仁义法师再次前往五台山受戒,并负责重修了南山寺。

南山寺

修缮寺庙,留下遗愿

在修葺南山寺的过程中,已经72岁的仁义师太得知国内还有好多寺庙在十年间被大肆毁坏,于是她决定尽自己所能,开始重修寺庙。

这一次,仁义师太慕名来到九华山。最初,因为她被安排与宽修师太一起同参,所以两人被安排住在一起。仁义师太住在楼上,宽修师太住在楼下。

两人关系本来是和睦的,可是随着越来越多人知道仁义师太后,拜访她的人逐渐增加。

住在楼下的宽修师太心里有些怨气,两人关系开始恶化,时不时发生争吵。每次争吵过后,仁义师太就会买一尊佛,以此警示自己要学会忍。

一直争吵,一直忍下去,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仁义师太决定给自己寻找新的落脚点。

她在九华山发现了一处已经被荒废的寺庙。寺庙背靠东崖巨峰,面朝地藏塔墓,院门前有溪水流过,到处都是参天古木。寺庙因为年久失修,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破烂不堪。

九华山

不过,对仁义师太来说,绝对是个修行的好地方。这么好的寺庙,没人打理,太可惜了。她当即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重修这种寺庙,重振道场。

修寺庙,首先要考虑钱的问题。她变卖掉了所有家产,拿出当年当志愿军的津贴、在医院工作时领取的工资、开诊所时挣的钱……计划把一辈子的积蓄,全部都用在重修通慧禅林寺庙上。

1986年,时年已经75岁高龄的仁义师太,每天拄着拐杖,用自己的“三寸金莲”小脚,往来于寺庙内外。

重修寺庙,需要去有关部门办理各种手续,她没有假手于人,全部都是自己去处理。修建寺庙所需的建筑材料,她亲自把关。

通慧禅林

施工开始后,她也没闲着,亲自监督工程质量,总是与工人师傅们交谈,试图把重修寺庙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在此期间,她每天还负责接待数十位患者,给他们做针灸、帮他们培药煎药。

历时两年,寺庙终于重建完工。仁义师太并没有选择住在寺庙里,安享晚年而是带着自己的弟子,前往石家庄、邯郸等地弘扬和宣传佛法、治病救人,也去五台山等佛教圣地提升修行。

1995年,时年85岁的仁义师太带着一众弟子从五台山返回通慧禅林寺庙的途中,她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告诉弟子们,她决定要修肉身佛。

仁义师太

修肉身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活佛圆寂后,经历坐缸三年,如果缸内的活佛,肉身不腐,颜面如生,才会被再被塑成金身,成为“肉身佛”。

弟子们支持她的想法,可是更担心她的安全,毕竟在此之前,从未有比丘尼修成“肉身佛”。

仁义师太安抚弟子们不必担心,接下来七天七夜,她不吃不喝。待她预感时机到来时,把弟子们召集起来,交代如何坐缸、如果做“肉身佛”以及与通慧禅林寺庙的有关事情之后,圆寂离世。

她的这些弟子们没有负责过“肉身佛”,也没有见过,只是听说过,因此作为接替仁义师太住持的思尚法师心里非常慌张,担心自己出现纰漏,影响师太修“肉身佛”。

众弟子商议之后,决定既然没别的办法,就依照仁义师太生前嘱咐,坐缸3年后再开缸取法身。

仁义师太资料图

思尚法师遵照仁义师太的嘱咐,于1999年1月2日打开坐缸。开缸之前,她和众弟子紧张不安,唯恐辜负了仁义师太的嘱托,而比丘尼肉身佛,在整个佛教界,还没有看到明确记载,因此,她们又对此不抱太大希望。

当一个肉身不腐的“肉身菩萨”出现在他们面前时,所有人都激动不已,欢呼雀跃,“成了!仁义师太成了肉身菩萨!”

这件事,对仁义师太的各位弟子来说,是无限光荣,对整个中国佛教界来说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总结:

回顾仁义师太的一生,年幼时,与佛结缘,中年时期,看破红尘而前往五台山剃度出家。不过,她身在佛门,心怀天下,救助贫苦人民、学习中医治病救人、前往朝鲜战场救死扶伤、年老时又尽自己所能重修寺庙、保护佛教文化、弘扬佛教文化……

直至去世之前,她还在治病救人,宣传佛教文化,她普度众生,无愧于法号“仁义”。

她圆寂之后,坐缸成为我国佛教史上首位“肉身菩萨”,开创了佛教界比丘尼的里程碑,是我国佛教界的骄傲。

参考资料:

1、九华山风景区

http://travel.people.com.cn/n/2015/0519/c396293-27025363.html

专家揭九华山肉身佛由来:坐缸三年不腐便成金身

https://www.rmzxb.com.cn/c/2015-03-26/472260.shtml

3、安徽九华山:香火最旺的佛教名山

https://travel.cnr.cn/2011lvpd/gny/201203/t20120319_509305241_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