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13 11:05
南京灵谷寺"最帅和尚"跌下神坛,撕开了当下社会病态的一幕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一位年轻的法师在南京灵谷寺意外爆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发了一条自拍照片到微博上,俊朗的面容和白皙的肤色瞬间引起了网友们的疯狂关注,评论区里,赞美之声此起彼伏:"谁能想到这是灵谷寺的门面呢,我还以为是哪个爱豆”"您的模样很适合作为原型出现在我们的一些文章中”还有一些"狼虎之词":"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女妖精都垂涎唐僧了!"
这位年轻法师,就这样意外成为了"最帅和尚"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后,灵谷寺被无数赶来拍摄"最帅和尚"的游客包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手持各种摄影器材,对着寺庙和法师一顿猛拍,场面混乱不堪,更有甚者,还不断地冲着法师喊话:"下来下来!从楼梯下来走一下”"师傅那个书可以往下拿一下”法师只好一遍遍地配合着他们在台阶上来回走动,或者在窗边摆拍
这些游客并非出于对佛教的虔诚,而是为了蹭"最帅和尚"的热点,把那些照片和视频发到网上,吸引流量、博眼球,原本清净的寺庙,变得嘈杂又拥挤不堪,而法师则沦为了工具人,疲惫不堪地抿起了嘴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这场闹剧的背后,折射出了当下社会的一些病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网红们为了蹭热点,可以做出一些令人发指的事情,有人为了博眼球,要求外卖小哥必须戴上兔子耳朵送外卖,否则就给差评;有人在地铁上大喊"小心地雷",吓得周围乘客四散逃跑;有人专门拍"抢陌生人东西吃"的恶搞视频,在街上、餐厅随意找人下手
这些离谱事件屡见不鲜,背后的根源就在于,我们每个人都沉溺于感官刺激和低级趣味之中,对于深层次的思考和价值追求已经麻木不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家水木然曾说,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人们正在抛弃一切深刻的东西,包括文学、哲学、思想等,转而寻找可以麻醉自己的东西,让自己暂时快乐,越是搞立场、阴谋论、情绪化的内容,越容易被传播;冷静和理智总是被嘲笑,宣泄与谄媚却成了主流
人变得越来越懒于思考,也就意味着人变得越来越愚蠢,我们沉浸在各种刺激性的信息中,既阻碍了深入思考,也阻碍了创造性思考,是时候实行"电子静默"了,给自己一段静默时间,让自己重新发动更高层次的兴趣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让我们一起,不再沉溺于"文化糖精",不再沉迷于低级快乐,重新拥抱更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才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03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场闹剧的后续发展,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在网上,各种关于这位年轻法师的谣言和诽谤不胫而走,有人编造说:"持善法师相当风流,当年我还和他爬过山、拉过手、亲过嘴”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去"造神又让神跌下神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法师只好不断地出来澄清:"蹭流量热点也没必要跟一个出家人过不去吧”但这显然无法阻挡那些以流量为生的自媒体们,他们不断制造各种负面新闻,试图掀起一场"反转"的舆论风暴
这种现象并非个案,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一些自媒体和网红为了博眼球,不择手段地制造各种"爆料"和"内幕消息",他们利用人们对于"神坛"的向往和对"神话"的幻想,制造一些虚假的负面新闻,试图让一些公众人物从"神坛"跌落下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一个人从"神坛"跌落,必然会引发广泛关注,这就意味着流量和点击,而这些自媒体和网红们,正是靠着这种流量和点击来维系自己的生存
04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让人痛心的是,这种"造神又让神跌下神坛"的做法,并非仅仅局限于网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情况
比如,一些明星在经历了某些负面新闻后,往往会被舆论和大众"打入冷宫",即便他们事后澄清了真相,甚至做出了更多善举,但在大众心目中,他们永远也无法再回到"神坛"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又比如,一些企业家或政治人物,也常常会在经历了某些负面事件后,被贴上"坏人"的标签,难以再获得公众的信任,即便他们事后做出了诚恳的道歉和改正,但依然无法摆脱那些负面标签的影响
这种现象,反映出了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的一些病态,我们往往过于关注表象,而忽视了事物的本质,一旦某个人或事物跌下"神坛",我们就会毫不留情地对其进行谴责和否定,而很少去关注其背后的真相和原因
这种"一黑到底"的做法,不仅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我们自己,它让我们失去了对事物的客观认知能力,也让我们失去了对他人的同理心,我们变得越来越偏执和狭隘,越来越难以接受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05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社会病态呢?
首先,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面对各种信息和观点时,我们不应该轻易被表象所迷惑,而是要努力去挖掘事物的本质,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轻易被他人的观点所影响,而是要形成自己的判断
其次,我们需要增强对他人的同理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处境,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用"黑白"的标准来评判他人,相反,我们应该努力去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想法,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作为普通公众,我们要学会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轻易被一些自媒体和网红的煽风点火所影响,同时,我们也要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控,遏制那些以流量为生的自媒体和网红的行为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理性、包容的社会环境,我们才能真正摆脱这种社会病态,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用理性和善意,去修复这个破碎的世界